首页>>新闻资讯

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NEWS

金宏亚|盘点近期投运的自动化码头,有你熟悉的吗?

2024-07-23 14:14:29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的干散货码头有28座,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6月26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率先投入使用,有的已经实现集卡自动化长距离运输,比如在小洋山北30多公里的东海大桥上。”付绪银举例说,“在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现在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以前配载一艘船需要4个小时,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条船的配载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以前需要人工驾驶运输车辆,现在已经开始规模运用自动驾驶车辆。自动化码头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所以也可以看到,现在港口现场操作的人员会越来越少。”

据介绍,我国制定发布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设计规范等一系列的行业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带动和支撑了智慧港口建设发展。同时,我们也在推动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中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方案已走出国门,在部分国家港口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此外,近年来,我国各个港口大力推进码头专业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黄骅港,通过自主创新,港口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和现场的无人化作业,装船效率显著提升,辅助作业时间也大幅压缩,现在船舶平均在港时间缩短了2天左右。付绪银称,船舶运行周转效率的提高,为航运企业、港口企业的降本增效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营口港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改造一期工程


今年3月,营口港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改造一期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营口港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改造一期工程于202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将原有59#、60#钢杂泊位改造为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690米,后方陆域建设一个配套18台自动化轨道吊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改造后的码头可同时停靠2艘7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也可满足1艘10万吨级集装箱船和1艘3万吨级集装箱船同时停靠。

天津港三个传统泊位


天津港集团对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远航国际矿石码头公司各一个泊位进行自动化改造,并于今年1月实现自动化实船作业。

对于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各一个泊位的自动化改造,在先期完成岸桥远程操控改造、场桥自动化改造的基础上,采用L4级自动驾驶的ART,创新应用水平运输车队管理系统,实现了整泊位自动化运行。改造后的自动化工艺使用北斗定位自主对位+CPS引导融合技术,实现ART的精准对位;通过高度集成化堆栈式设计的激光和视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了ART的360°安全冗余感知;基于中国移动5G+MEC边缘计算尊享专网方案,构建2.6GHz+700MHz融合的移动5G SA无线网络,实现了车队管理系统与ART之间的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进一步丰富了传统顺岸式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工艺方案。


远航国际矿石码头公司南12#泊位9台门机的自动化改造。应用“激光+视觉”多源融合感知技术,实现参与自动化作业的所有要素对象的感知与建模;应用北斗定位和空间计算防碰撞技术,实现了智能防碰撞;应用基于机器视觉的闭环运动控制技术,实现抓斗的快速减摇和避障控制,作业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稳步提高;应用多机协同作业和数字孪生技术,保证门机常规作业的可靠性及特殊作业的通用性,使该泊位成为天津港首个实现整泊位门机自动化作业的通用散货码头。

此外,天津港远航国际矿石码头还上线了生产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码头全区域、全流程生产作业数字化管控全覆盖,码头上装卸设备的每一抓斗、每一铲,货运车辆的每一车,甚至每一吨货物的动态情况都能实时跟踪监控。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


2023年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是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拥有六大自主突破、12项创新攻坚成果,实现了“全国产、全自主”。该工程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建设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产运营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将达2088米,可用岸线1652米,提升码头堆存能力26%,提升综合服务效率6%。

上海罗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6月20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完成竣工验收,这是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工程,也是上港集团打造的全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购了45台主要设备,形成14条作业路、24个自动化箱区的生产规模。码头平面呈反“F”形深入长江,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泊位。罗泾码头采用的AIV通过北斗导航,做到了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自动驾驶级别达到L4,从而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码头一期设计年吞吐能力260万标准箱,设计岸线长1432米,主营航线为内贸航线。

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二阶段)